糖尿病是什麼?

糖尿病,就是「會造成疾病的高血糖」

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血糖會因為運動、飲食或壓力而有起伏,但身體會調節在正常範圍內。

然而,如果代謝功能出了問題,無法將血糖控制在適當的範圍,就會導致血糖過高。

如果血糖長期過高,血管就會像泡在糖水裡一樣,久而久之會損害器官,引發心臟病、中風、腎臟衰竭等疾病。

因此,當血糖高到足以影響健康的程度,我們就稱之為「糖尿病」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糖尿病?

大多數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最直接的方法是抽血檢查

我們主要會檢驗以下兩項指標:

空腹血糖:早上未進食時測量,如果大於 126 mg/dL,可能有糖尿病。

糖化血色素 (HbA1c):顯示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,如果大於 6.5%,也可能是糖尿病。

初期糖尿病,常常沒有症狀

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沒不舒服,為什麼會得糖尿病?

其實,糖尿病初期常常沒有症狀

而糖尿病的併發症,如心臟病、中風、腎臟病等,通常在發病 10至20年 後才會出現。

但若等到併發症出現時才要控制血糖,因為傷害已經造成,就很難再挽回。

因此,提早發現和控制血糖非常重要!

只要控制好血糖,就等於「沒有糖尿病」!

如前所說,糖尿病本質上是「會造成疾病的高血糖」

而這些可怕的疾病,都是「長期的過高血糖」所造成的結果

因此,即使被診斷為糖尿病

只要我們透過飲食、運動、藥物,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,離開「造成疾病」的區間

就能把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
這樣的結果,其實就和「沒有糖尿病」是一樣的!

所以,面對糖尿病,最重要的就是及早發現、積極控制

只要做好這兩項,一樣能和沒有糖尿病的朋友一樣,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!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