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島素,多可怕?

打胰島素,聽起來像是一件可怕的事。

甚至有傳言說,打了胰島素就會洗腎、失明,甚至截肢。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許醫師在這裡破除幾個常見誤解!

迷思一:一旦打了胰島素,就再也停不下來?

這是最常聽到的擔憂之一。

很多人以為胰島素會讓人「上癮」,或是產生依賴,但這其實是個誤會。

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有的激素,不會造成依賴或上癮。

只是因為它控糖的效果非常好,所以對於「需要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」的個案,停藥後血糖自然容易反彈。

但這反彈是因為「藥效沒了」,而不是「身體成癮」!

就像我自己有近視,每天都要戴眼鏡才能看清楚。

如果把我的眼鏡拿掉,就會看不清楚。

這不代表我對眼鏡上癮,

而是我本來就有視力問題,所以需要眼鏡的協助!

而胰島素也像眼鏡一樣,是協助我們控糖代謝的工具,不是成癮源!

迷思二:胰島素會導致洗腎、失明或截肢?

大錯特錯!

洗腎、失明、截肢這些併發症,都是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的結果。

當然,很多洗腎或截肢的糖友,都有在使用胰島素

但這些糖友之所以使用胰島素,是因為血糖代謝功能已經太差,而需要最強的工具控制。

也就是說,並不是胰島素導致洗腎,而是病情嚴重導致洗腎,同時需要胰島素的治療

所以,真正的危險來自於延誤治療,而不是胰島素本身!

該用胰島素而不用,反而更會增加洗腎與截肢的可能!

迷思三:每天打針,好痛怎麼辦!

這題我可以保證:我自己打過,真的不痛!

經過幾十年的研發改良,現代的胰島素注射針頭非常細,幾乎無感。

現代胰島素的32號針頭直徑為0.23毫米,相較於一般抽血的23號針頭的0.64毫米,直徑相差了快三倍,截面積近九倍!

所以,很多糖友在實際使用後也發現「原來就這樣啊?」感到意外地輕鬆呢

早用胰島素,有保護作用

除了短期穩定血糖,早點用胰島素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:保護胰島細胞不過勞。

研究發現,血糖過高時,胰島細胞會處於持續高壓的工作狀態。

長久之下,這種高壓會導致胰島細胞過勞衰竭,而讓血糖進一步變糟

因此,在此時補充胰島素,可以減緩胰島細胞的工作量,反而能延長胰島細胞的壽命,讓未來的血糖更好控制。

越早打針,可以「打越少針」!

很多人聽到「胰島素」就以為是「每天要打很多次」。

其實,在血糖狀況不算太差時,先加上「一天一針」的長效胰島素,就能有效改善血糖

而長效胰島素施打的時間既彈性,也不易低血糖,使用上非常方便。

然而,當身體的胰島功能持續退化,光長效胰島素也不夠力時,就可能需要加上餐前的速效型胰島素。

速效胰島素控制血糖效果也很好。

但由於低血糖風險較高,要配合飲食時間「一天多針」,使用上可能更不方便。

因此,若能及早開始「一天一針」的長效胰島素,延緩血糖惡化,反而可以延後「一天多針」的胰島素治療

胰島素不是最後一步,而是戰勝血糖的關鍵一步

在糖尿病的治療路上,胰島素不是「失敗的象徵」,而是「最強的工具」。

它可以幫穩定血糖、保護器官、減少併發症,還能保護身體的胰島素分泌功能。

當醫師建議使用胰島素時,並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,而是代表我們的身體需要這個工具。

勇敢接受胰島素治療,就是戰勝血糖的關鍵一步!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