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是什麼?
自體免疫甲狀腺炎,包含橋本式甲狀腺炎(Hashimoto disease)、葛雷夫氏症(Graves’ disease)等,是免疫系統導致的甲狀腺疾病。
這些發炎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、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等異常。
雖然較好發於40至60歲之間的女性,但其實各年齡層的男女都可能發病,尤其和遺傳體質有高度相關。
所以如果家人有甲狀腺疾病,也務必要特別注意自己有沒有相關症狀。
症狀
1. 可能有無痛性的甲狀腺腫大
2. 可能造成甲狀腺亢進:心悸、焦慮、失眠、體重減輕、拉肚子、盜汗
3. 可能造成甲狀腺低下:疲勞、怕冷、體重增加、掉髮、便秘、水腫。
4. 嚴重的甲狀腺亢進可能伴隨眼睛突出、斜視。
5. 有些甲狀腺炎患者,會經歷「先亢進再低下」的過程。
如何診斷
主要靠抽血檢測甲狀腺素、甲狀腺刺激素、與甲狀腺抗體指數。
另外,甲狀腺超音波和細胞學檢查(穿刺抽吸)也能協助診斷,但不是診斷的必要。
治療
目前,對於造成發炎的病因本身,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
所以主要的治療,是針對甲狀腺的功能去做調整,改善症狀。
甲狀腺亢進
依病情可選擇症狀治療、抗甲狀腺素藥物治療、手術、放射性碘元素治療。
大部分的患者,用抗甲狀線藥物就可以控制。
如病情過於嚴重,可能需要手術切除甲狀腺、或口服放射性碘元素來破壞甲狀腺。
手術和放射碘治療後,因甲狀腺功能和數量低下,可能會需要長期補充甲狀腺素。
初次用藥兩年後,如果病情穩定,可以考慮停藥觀察。但約有50%患者會在停藥後一年內復發,因此停藥期間仍需定期回診追蹤。
男性、抽煙、較年輕發病,都是較容易復發的因子
甲狀腺低下
甲狀腺炎造成的甲狀腺低下,通常是甲狀腺被破壞後,功能不足的結果。
甲狀腺細胞不會再生,所以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甲狀腺素來維持代謝。
但在急性發炎期過後,有些人的甲狀腺功能會部分恢復,所以劑量可能會需要調整。
日常注意事項
備孕
甲狀腺疾病可能影響受孕情形以及胎兒發育。如有備孕準備,建議先與醫師諮詢討論。
飲食
避免過量碘攝取,因為部分患者在碘過量時會刺激甲狀腺發炎。但也不需過於嚴格的限制,一般來說,不要太頻繁地吃大量海帶、海藻類食物就好。
多攝取深色蔬菜水果等抗發炎食物,減少吃加工食品、刺激性食物,可能減少發炎。
有研究指出,適量硒元素可能有助甲狀腺健康,但也不宜過量。如果想補充,建議每日多攝取1-2顆巴西堅果就足夠。
運動
適度運動可以減少身體發炎,有運動就有好處,最好能做到每週15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。
如果做不到,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量(如:每日步行7000步以上)也有幫助,避免久坐。
睡眠
睡眠不足可能影響免疫系統,每日建議7-9小時睡眠。
壓力
心理壓力也會影響免疫系統,避免讓自己長期處於高壓狀態,對疾病控制也有幫助。
追蹤
甲狀腺功能在發炎期間常會有高低起伏,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定期服藥、回診追蹤。
如果看診後有出現新的症狀變化,可以提早回診與醫師諮詢。
一般留言